一家创业公司对于专利的看法 / 0

2022-03-16 09:44 177 来源 / 文 /

上周我们曾邀请到创新工场前法务负责人,现任美国硅谷科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裘伯纯分享了他对创业公司专利的看法,这次我们再从创业公司本身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爱吧”是一家专注于打造移动互联网婚恋平台的创业公司,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就开始申请专利,自2011年5月起共提交了7项申请,已经获批2项。我们一起来看看其创始人石庆年是如何看待创业公司申请专利的。

By.一家创业公司对于专利的看法

图片来源:《诸神之怒》

上周我们曾邀请到创新工场前法务负责人,现任美国硅谷科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裘伯纯分享了他对创业公司专利的看法,这次我们再从创业公司本身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爱吧”是一家专注于打造移动互联网婚恋平台的创业公司,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就开始申请专利,自2011年5月起共提交了7项申请,已经获批2项。我们一起来看看其创始人石庆年是如何看待创业公司申请专利的。

事实上,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公司申请专利有利有弊。先回答利在何处?专利,从根本上说,属于一种商业手段。除了技术性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你可以通过产品或者公司拥有的专利来提升形象,可以向银行抵押专利来获得贷款,可以使用专利来提升公司的无形资产,甚至还可以通过专利来限制竞争对手给自己产品一定的溢价空间。

我们曾经被海外的一个同行恶意起诉,理由是爱吧婚恋使用了他们的专利(我们并没有COPY他们的产品,只是误入了他们申请的专利雷区)。他们一纸诉状起诉到了苹果AppStore要求对我们的应用进行下架。但是我们分析后,发现对方也同样使用了我们申请的一项关于微博交友的专利,因此我们立刻对对方的专利侵权起诉进行了回击。我们的本意并不是要制裁对方,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结果是对方知趣的撤下了诉讼。

但是,除了能够带来好处,专利也有可能带来一些弊端。专利最基本的特征除了“独占”以外,还有“公开”,也就是说“专利要公开于众”。在中国,由于抄袭情况严重,互联网的专利得不到透彻的保护,很容易直接导致泄密。此外,在互联网项目中,很多专利算法都是窗户纸。只要你公开了,竞争对手就很容易参考。

那么有没有办法避免这类泄密的风险呢?我们有两个经验:1. 参照苹果的做法,不直接用公司名义去申请专利,而是用子公司或者个人的名义去申请。这样就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检索到,也不大容易被对手盯上。2. 在写专利时,注意技术用辞,尽量不泄漏核心算法和实现模型。通常来说描述好算法框架就够了,这样既不会影响专利申请,也让对手抄袭无门。

那么专利申请的具体操作过程是怎样的呢?很多创业者可能以为专利文案高深复杂,必须请专门的律师来操作,被巨大的花费所吓倒。但是我们的经验告诉你,其实专利文案的写作和申请并不难。

比如我们在写基于SNS的婚恋匹配专利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写这样的软件算法专利,并且经费有限。我们就到专利局的网站上下载了一个阿里巴巴的软件专利文档进行参考。通过参考阿里巴巴的专利的写作格式,我们第一次递交申请就通过了。但是必须得指出参考大公司的专利文档不是让你去抄袭别人的内容,只是参考别人的书写格式和写作手法。阿里巴巴、Google等大型企业有专职的知识产权律师,书写的专利文案非常专业,不论从逻辑到样本格式都是良好的范本。创业公司用来借鉴能够大大的降低时间成本。

通过这样的流程,我们的花费大大的降低了,单项费用降到了1万元以内。这对于资金紧缺的创业公司来说非常有意义。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专利并不是铁甲钢拳。仅仅有专利还不够,你还要关注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比如你想创建一家持久的公司(这里是对应试水创业者来说的,因为申请专利、商标等批复的周期在1-2年,如果只是试水创业就没必要折腾专利和商标),3年后还继续运营,那么你就需要关注专利、商标等各种类型的知识产权了。因为企业在创业初期进行专利申请、商标申请的费用并不高,而一旦企业达到了规模,其申请专利和商标的成本将可能高得多。尤其是遇到专利池敲诈的情况,处理起来就更加浪费资源了。

因此,在我们看来,创业初期如果有好的专利最好是去申请。时间和金钱资源的短缺并不是借口,因为一旦遇上收购邀约、专利敲诈等情况的发生,专利的价值将骤然释放。

[1]
ad
评论列表
{m:comment_list modelid="$modelid" catid="$catid" id="$id" limit="20"}
共0条评论
    {loop $data $v}
  • # {$v[username]} {date('Y/m/d H:i:s',$v['inputtime'])}回复

    {nl2br($v['content'])}

  • {/loop}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推荐阅读
ad
© ZMS企业高端官网建站